附录一

阿庇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无错小说网 www.wucuo.org,最快更新罗马史最新章节!

    古代罗马及其邻国大事年表(公元前753——30年)

    序例

    1.表中圆括弧( )内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该事物发生的起讫年代。人物死亡后面所附年代是他出生的年代,国王死亡后所附的年代是其即位的年代。除标明“公元”字样者外,均为公元前的年代。

    2.表中方括弧[ ]内的罗马数字及阿拉伯数字,表示该事见本书中第几卷第几节。如果内中还有圆括弧内的罗马数字,这表示该卷内的片段号码。例如[IV.(I)1],即该事件见于本书第四卷第一片段第一节。如果前面的事件与后面的事件见于同一卷中,则后一事件的后面只载节的号码,省去卷的号码。

    公元前 罗马与意大利 西西里及附近岛屿 西班牙与高卢 迦太基与北非 希腊、马其顿与伊利里亚 小亚 叙利亚、埃及及其他

    753 罗马王政时期(——509)[I]

    罗马城的建立(754——)[I(II)]

    约750 伊达拉里亚人定居意大利(——700) 希腊人向西西里移民(——680) 希腊移民运动(——550)

    希腊人向南意移民(——680)

    743 第一次美塞尼亚战争(——724)

    726 埃及努比亚王朝(——686)

    722 亚述灭以色列

    660 伊达拉里亚人统治意大利(——509)

    630 伐提塞斯的阿贡多尼阿斯(——550)[VI.2,63]

    605 亚述帝国亡(884——),米提帝国兴起(——550)[序9]

    600 马塞利亚(马赛)的建立

    594

    578 塞维阿·图利阿改革(——534)

    558 梭伦改革

    550 西西里希腊诸城市间的战争 拜占庭的建立 米提帝国亡;波斯帝国兴起(——330)[序9]

    546 波斯灭吕底亚

    538 波斯灭巴比伦

    535 伊达拉里亚人与迦太基人败希腊人于科西嘉附近

    529 波斯王居鲁士死(558——)

    525 波斯灭埃及

    522 波斯高墨塔暴动

    波斯王冈比西死(529——)[XII.112,115]

    520 迦太基人征服撒丁尼亚[VIII.(上)2]

    512 大流士远征西徐亚,失败。

    509 塔魁尼阿斯被逐出罗马[I.(II)]:伊达拉里亚人在罗马的统治终结(616——)

    罗马共和国成立(——30)

    508 迦太基与罗马订立条约 克利斯梯尼改革(雅典奴主民主国家的确定)

    505 伯罗奔尼撒同盟

    500 米利都反抗波斯起义(——494)

    494 罗马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第一次退到圣山:保民官的设立[XIII.1] 亚哥斯奴隶暴动

    493 罗马人与拉丁人订立同盟

    492 希波战争(——449)

    490 马拉松之役[VII.39]

    488 马喜阿斯率领服尔细人进攻罗马[II.(V)]

    486 斯柏尼阿斯·喀西约提出第一次土地法

    485 波斯王大流士死(521——)

    480 罗马与赫尼西人同盟 叙拉古人败迦太基人于希米拉 第三次德摩比利之役[XI.18];萨拉密之役

    478 叙拉古僭主基隆卒(485——)传位于其弟海埃罗第一(——466)

    477 提洛同盟:雅典的海上霸权(——404)[序8;VIII.(上)87]

    474 叙拉古人败伊达拉里亚人于丘米

    464 斯巴达希洛人起义(第三次美塞尼亚战争,——456) 波斯王薛西斯死(485——)

    461 伯利克里时代(——456)

    457 雅典筑长城

    456 罗马移平民于阿芬丁山冈

    455 雅典远征埃及失败(454)

    451 十二铜表法(——450)

    449 平民第二次退到圣山:发利略与霍拉西法案 希腊人败波斯人于塞浦路斯的萨拉密:卡里阿斯和约

    445 罗马平民始可与贵族通婚 雅典与斯巴达三十年和平条约

    444 军事保民官的设立

    443 监察官的设立

    438 对维爱第二次战争(——426)

    431 罗马人打垮厄魁人 伯罗奔尼撒战争(——404)

    429 伯利克里死(495——)

    425

    421 希洛人暴动

    415 雅典人远征西西里,失败(——413) 尼西阿斯和约

    411 雅典寡头政变

    410 叙拉古民主宪法的实行(——409)

    406 罗马人打败服尔细人;对维爱第三次战争(——396) 雅典投降;三十暴君;海上同盟解散;毁长城[VIII.(上)87]

    斯巴达霸权(——371)

    404 雅典民主宪法的恢复

    403 希腊万人军远征(——460) 小居鲁士争夺王位的战争(——400)

    401 斯巴达的基那敦暴动 斯巴达王阿尔吉西洛斯远征小亚(——394)

    399

    396 罗马并吞维爱[II.(VIII)]:[标志着伊达拉里亚人势力的衰落]

    395 科林斯战争(——386)

    394 雅典重建长城(——391)

    391 高卢人侵入北意[IV.(II)]

    390 高卢人侵入罗马[IV.(IIIV)]

    386 大王和约

    384 卡皮托的马可·曼利阿斯被处死

    379 底比斯的民主改革

    378 雅典第二次海上同盟(——355)

    371 琉克持拉之役:底比斯霸权(——362)

    美塞尼亚脱离斯巴达的统治

    367 李锡尼与绥克斯都法案[XIII.8]

    高卢人第二次进攻罗马,被击退[IV.(I)1]

    362 第一次从平民中选出执政官 门丁尼亚之役

    361 高卢人第三次进攻罗马[IV.(I)1;(IX)]

    359

    358 罗马与拉丁人的条约;侵略伊达拉里亚南部诸城市(——351)

    357

    356 第一次从平民中选出独裁官 同盟战争(——355)

    355 “神圣战争”(——346)

    351 第一次从平民中选出监察官 雅典第二次海上同盟瓦解

    350 罗马人与服尔细人战争(——345)

    348 恢复对迦太基人的条约

    346 叙拉古内战,西西里霸国瓦解 腓力势力侵入中希腊

    345 腓尼基人反波斯人的起义

    343 第一次萨谟尼安战争(——341)[III.(I)]

    340 拉丁人反抗罗马的战争(——338)

    339 希腊各国反马其顿的斗争

    338 罗马彻底征服拉丁姆 喀罗尼亚之役:希腊联军败绩

    337 第一次从平民中选出大法官 科林斯会议:马其顿在希腊霸权的形成

    336 马其顿王腓力死(359——)[序83;XVI.105]

    335 亚历山大镇压色雷斯、伊利里亚及希腊诸国的暴动

    334 亚历山大侵入小亚

    333 伊苏斯之役;亚历山大侵入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

    332 侵入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城的建立

    331 高加米拉之役:波斯亡(558——)

    330 征服中亚(——327)

    327 第二次萨谟尼安战争(——304)[III.(IV)] 远征印度(——325)

    326 罗马废除债权制

    323 亚历山大大王死(336——);继承人战争(——276)[序1.10;XI.52;XV.149以下]

    埃及托勒密王朝(——30)

    321 罗马军队在考狄昂山峡投降[III.(IV)]

    316 叙拉古国王阿加托克利(——289)[III.(XI)1]

    315 安提哥那斯和其他“继承人”的战争(——301)[XI.53——55]

    314 挨托利亚同盟(——146)

    312 迦太基侵入西西里 塞留西王朝(条支)(——64)

    301 伊普苏斯之役[XI.55]

    300 阿加托克利夺取科西嘉 安提阿城的建立[XI.57]

    298 第三次萨谟尼安战争(——290)[III.(V,VI)]

    295 罗马人败萨谟尼安人联军于孙提亚

    290 罗马征服中意大利

    289 马麦丁人占领麦散那

    287 平民第三次退至圣山:霍天西阿法案:平民部落会议有通过法律的权力

    283 帕加马独立(——133) 托勒密第一死(305——)

    281 对他林敦战争(——272)[III.(VII)] 米特拉达梯第二建立本都王国[XII.9]

    280 皮洛斯在南意大利登陆[III.(VIII)],败罗马人于赫拉克里亚 西西里希腊人城市受迦太基的威胁 亚加亚同盟(——146) 塞留古第一死(312?——)[XI.53——65]

    279 春罗马拒绝皮洛斯的和平建议[III.(X)];皮洛斯又败罗马人于阿斯库伦

    278 秋皮洛斯侵入西西里(——375)[III.(XII)] 迦太基与罗马同盟,共同抵抗皮洛斯 高卢人侵入小亚[XI.65]

    276 安提阿战败高卢人[XI.65] 安提阿败托勒密于叙利亚

    第一次叙利亚战争(——273)

    275 皮洛斯回意大利[III.(XII)],败于贝尼温敦,回希腊

    272 罗马攻陷他林敦

    270 罗马攻陷利吉姆[罗马征服南意大利]

    269 商业发达,罗马始铸银币

    265 罗马统一意大利 海挨罗第二为叙拉古王(——215)[V.(II)2]

    264 第一次布匿战争(——241)[V.(II)2;VIII.(上)3以下] 帕加马伦美尼斯第一(——241)

    263 叙拉古与罗马同盟

    262 罗马占领阿格里真坦

    261 安提阿第一死(280——)[XI.65]

    260 罗马在迈利附近取得第一次海军胜利 第二次叙利亚战争

    259 罗马侵占撒丁尼亚和科西嘉

    257 累基拉斯海军在丁达里斯的胜利

    256 挨克诺姆的胜利 累基拉斯侵入阿非利加(——255) 巴克特里亚(大夏)独立(——139)

    255 罗马舰队在巴基那斯被毁灭 累基拉斯战败被俘[VIII.(上)3];罗马海军在赫密昂角的胜利

    253 罗马舰队在巴利纽拉斯被毁;罗马海陆战事危机时期(——242)

    250 帕诺马斯之役;包围利利俾 帕提亚(安息)独立(——公元226)

    247 哈密尔卡·巴卡在西西里对罗马人的进攻 安提阿第二死(261——)[XI.65]

    246 托勒密第二死(283——)[序10;V(1)]

    245 斯巴达王亚基斯第四改革失败(——241)

    243 罗马用志愿贷款建造舰队

    241 迦太基人战败于爱加特群岛,罗马占领西西里 迦太基与罗马订立和约[V.(II)1] 帕加玛王阿塔拉斯第一(——197)

    240 森都里亚会议改革 扉佣兵与阿非利加人起义(——237)[V.(II)3;VIII.(上)5] 伊利里亚国王阿格朗(——230)势力增加[X.7]

    238 罗马占领撒丁尼亚,(稍后)科西嘉[VI.4] 哈密尔卡往西班牙[VI.5]

    235 哈密尔卡侵略西班牙 斯巴达王克里昂米尼第三改革失败(——221)

    232 盖约·夫雷密奈那斯的土地法

    231 罗马专使与哈密尔卡 举行会议 阿塔拉斯败加卢人

    230 第一次伊利里亚战争(——228)[X.7]罗马势力进入希腊的开始

    229 哈密尔卡遇害;哈士多路巴继任为西班牙总督[VI.5,6]

    228 新迦太基的建立

    227 撒丁尼亚与科西嘉变为罗马行省 塞留古第二死(247——)(XI.16)

    226 罗马与哈士多路巴订立挨布罗条约[VI.7]

    225 罗马征服山南高卢 塞留古第三死(226——)[XI.66]

    223 马其顿王腓力第五(——179) 托勒密第三死(——246)[IX.(III——IV)]

    221 哈士多路巴遇刺;汉尼拔为西班牙总督[VI.8]

    萨干坦与罗马同盟[VI.7]

    219 罗马专使在迦太基 春汉尼拔进攻萨干坦11月萨干坦陷落[VI.10——12] 第二次伊利里亚战争[X.8] 第四次叙利亚战争

    218 第二次布匿战争(——201)[VI.13——34] 春汉尼拔由西班牙出发,进攻意大利,败罗马人于提塞那斯与特利比亚河畔[VII.3——7]

    217 春汉尼拔败罗马军于特拉西美诺湖畔[VII.10] 罗马海军在挨布罗河附近的胜利

    非比阿为独裁官,实行拖延政策[ VII.12]

    216 坎尼之役[VII.19——26]中意大利许多城市叛离罗马 马其顿王腓力进攻伊利里亚,无功。

    秋加普亚叛变 腓力与汉尼拔同盟[IX.(I)]

    215 汉尼拔在南意大利 海挨罗死,叙拉古与汉尼拔同盟 两西庇阿在西班牙(——212)[VI.14——15] 西法克斯暴动[VI.15] 第一次马其顿战争(——205)[IX.(I)]

    214 汉尼拔进攻赫拉克里亚与他林敦,失败 秋马塞拉斯往西西里 哈士多路巴对西法克斯的战争(——212)[VI.15] 腓力第二次在伊利里亚冒险

    213 罗马人围攻叙拉古

    212 罗马围攻加普亚[VII.36] 两西庇阿阵亡[VI.16] 迦太基与西法克斯议和[VII.37;VIII.(上)10]

    汉尼拔攻陷他林敦、麦达蓬坦和赫拉克里亚[VII.32以下]

    211 汉尼拔进攻罗马[VII.38] 加普亚陷落[43] 春叙拉古陷落

    210 罗马攻陷阿格里真坦西西里改为行省 克劳狄·尼禄宗挨布罗战线

    秋西庇阿到达西班牙[VI.19]

    209 罗马再攻陷他林敦,居民降为奴隶[VII.49] 西庇阿攻陷新迦太基[VI.20],练新兵,外交活动

    208 马塞拉斯战死[VII.50] 西庇阿在巴库拉的胜利

    哈士多路巴由西班牙往意大利,在高卢过冬

    207 哈士多路巴侵入意大利,败亡于密塔拉斯河畔[VII.52] 西庇阿在伊利巴的胜利 斯巴达内比斯僭主政治(——192)[IX.(VII)]

    206 汉尼拔退守勃罗丁[VII.54] 西庇阿攻下垓提斯[VI.37]建立意大利卡城返罗马[38]

    西庇阿当选为明年执政官 西班牙被划为行省[同上]

    205 罗马恢复罗克里[VII.55]; 西庇阿至西西里[VIII.(上)8] 腓力与罗马订立和约[IX.(III)2]

    马哥在利格里亚[VII.54] 挨托利亚同盟企图废除债务

    204 4月培新那斯的“黑石”运至罗马[VII.56] 西庇阿在阿非利加登陆[VIII.(上)13]

    冬西法克斯伪装调停[17]

    203 马哥失败[VIII.(上)9];汉尼拔被召回迦太基[VII.58——60;VIII.(上)31] 西庇阿袭击哈士多路巴,大捷[19——21],进攻迦太基[24],西法克斯被俘[26],西庇阿在大平原之捷,两次休战和约被破坏[32,34,37,39] 托勒密第四死(221——)[IX.(III-IV)]

    202 秋西庇阿大败汉尼拔于撒马[VIII.(上)43——47]

    201 和约成立[54——61]

    马西尼萨为大努米底亚国王;迦太基降为附庸

    200 罗马使节在希腊与东方7月罗马对腓力宣战(第二次马其顿战争,——197) 马其顿王腓力进攻帕加马、罗得斯[IX.(IV)] 罗马使节见安提阿

    198 罗马大法官增至六人;拉丁姆奴隶密谋 伽图在撒丁尼亚 安提阿侵占南叙利亚[XI.1]

    197 土狄坦尼亚人暴动[VI.39] 6月罗马人败腓力于星诺塞法利,冬订立和约[IX.(IX)] 安提阿侵占以弗所[XI.1]

    196 伊达拉里亚奴隶起义 汉尼拔在迦太基的民主改革 6月夫雷密奈那斯宣布希腊“自由”[IX(IX)4]

    安提阿在色雷斯接见罗马大使[XI.2]

    195 伽图至西班牙,镇压暴动[VI.39] 罗马使节在迦太基 罗马向内比斯宣战,内比斯屈服 秋汉尼拔在以弗所见安提阿[XI.4] 安提阿与埃及订约[XI.5]

    汉尼拔出走异乡

    马西尼萨侵略迦太基

    194 吕息坦尼亚人反抗罗马人的战争 夫雷密奈那斯回罗马 安提阿与罗马重开谈判

    193 迦太基人的党争[VIII.(上)68] 挨托利亚人邀请安提阿至希腊[XI.12] 罗马大使与安提阿谈判决裂[XI.9]

    马西尼萨侵略迦太基 内比斯进攻亚加亚

    192 内比斯败亡;斯巴达人被迫加入亚加亚同盟

    191 罗马人对叙利亚的战争(——189) 腓力援助罗马人[XI.16] 李维率舰队至小亚,攸美尼斯及罗得斯人与罗马人联合,败安提阿海军于科利卡[XI.22]

    4月安提阿败于德摩比利,逃往以弗所[XI.19——20]

    190 罗马人征服挨托利亚;斯巴达退出亚加亚同盟 1月安提阿败于马格尼西亚[XI.33,36]

    189

    188 安提阿与罗马订立和约[XI.38——39]塞留西王朝衰落

    187 安提阿第三死(223——)

    186 冬罗马使命在腓力王廷

    185 亚浦利亚牧奴暴动

    184 伽图任监察官;大西庇阿·阿非利加那死(236——) 腓力之子狄密多留在罗马[IX.(IX).6]

    183 本都与帕加马战争(——180)

    182 马西尼萨袭击迦太基 汉尼拔自杀于俾泰尼亚(247——)[XI.11]

    181 罗马人侵略克勒特——伊伯里亚[VI.42] 腓力远征巴尔干 托勒密第五死(203——)[XI.66——68;IX.(XI)4]

    180 老革拉古和约,结束西班牙战争[VI.43] 腓力处死其子狄密多留

    179 马其顿王腓力第五死(221——),柏修斯即位

    175 塞留古第四(187——)

    174 马西尼萨侵略迦太基[VII.(上)68]

    172 攸美尼斯在罗马控告柏修斯[IX.(XI).1] 马西尼萨侵略迦太基 罗马使节在希腊[IX.(IX).1]

    171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168)[IX.(XI)以下]

    170 柏修斯占领帖撒利北部

    169 安提阿侵略埃及[187——]

    168 6月鲍鲁斯败柏修斯于彼得那 帕加玛和罗得斯的势力为罗马削弱 安提阿为罗马所阻(187——)

    提洛被宣布为自由港 鲍鲁斯劫掠伊壁鲁斯[X.9]

    167 马其顿被分为四区 犹太人反塞留西统治的起义

    163 安提阿第四(175——)[XI.66]

    160 帕加马王阿塔拉斯第二(——139)

    159 反贪污法

    157 伽图至阿非利加,伪装调停[VIII.(上).69] 罗马人侵略达尔马西亚[X.II] 犹太独立,成为祭司国家

    156 米特拉达梯第五(——121)与罗马同盟[XII.10]

    154 吕息坦尼亚人反抗罗马人的战争(——138)[VI.56] 俾泰尼亚国王普鲁西亚进攻帕加马,为罗马制止[XII.2]

    153 克勒特——伊伯里亚人反抗罗马人的战争(——151)[VI. 44]

    152 迦太基党争;马西尼萨侵略迦太基[70]

    151 迦太基与马西尼萨作战[VIII.(上)70]

    150 迦太基败绩[71——73];罗马决定无理干涉。

    149 反贪污永久法庭的设立 第三次布匿战争(——146)乌提卡降罗马[75]; 安德利斯卡斯(伪腓力)领导下马其顿人起义(——148)[VIII.(上)135] 普鲁西亚为其子尼科美德所杀[XII.7]

    罗马军在北非登陆[79];迦太基被围

    148 少西庇阿当选为执政官[VIII.(上).112] 罗马侵略军被击败[97——110]

    147 维里阿修斯反抗罗马人的战争(——138)[VI.61——74] 少西庇阿至阿非利加,恢复军纪,加强对迦太基的围攻[113——118] 马其顿降为罗马行省;亚加亚同盟反抗罗马人的战争

    146 维里阿修斯屡败罗马军队[VI.63、64] 春迦太基的陷落与毁灭[132] 科林斯的陷落与毁灭(希腊被罗马征服)

    145 托勒密第六之死(181——)[XI.66——65;IX.(XI)4]

    143 克勒特——伊伯里亚人暴动(纽曼细阿战争,——133)[VI.76]

    141 安息并巴比伦尼亚

    140 罗马人与维里阿修斯订立和约,旋又破坏[69,70]

    139 维里阿修斯遇害[74]

    纽曼细阿人迫使庞培订立屈辱条约,元老院破坏之[79]

    138 吕息坦尼亚人暴动被镇压

    137 狄·布鲁图率军通过吕息坦尼亚

    曼西那斯败降纽曼细阿人,订立和约,元老院又破坏之[VI.80]

    135 第一次西西里奴隶起义(——132)[XIII.9]

    134 12月10日提比略·革拉古当选为133年保民官,提出土地法案[XIII.9] 少西庇阿至西班牙,恢复军纪[84以下];围攻纽曼细阿[93]

    133 罢免保民官屋大维,通过土地法,组织土地委员会[12——13] 纽曼细阿陷落 阿塔拉斯第三之死(138——),遗嘱以帕加马赠与罗马

    革拉古遇害[14——17]

    132 惩办革拉古的朋友,土地委员会继续存在[18] 雅典罗立温银矿奴隶起义 亚里斯多尼卡领导下的奴隶起义(——129)[XIII.18]

    罗马以帕加马为亚细亚行省

    131 埃及内战

    129 少西庇阿遇害(185——)[20] 阿揆略以福里其给本都王米特拉达梯第五[XII.11]

    123 盖约·革拉古为保民官[21],以司法权授予骑士[22]

    122 盖约·革拉古重当选为保民官,替意大利人要求罗马公民权[XIII.23] 盖约·革拉古企图在阿非利加移民[VI.136;XIII.24]

    革拉古在第三次竞选中失败

    121 盖约·革拉古被杀[26] 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第六为母所逼,出逃(——63)[XII.10]

    118 罗马征服那旁-高卢,建立行省

    116 朱古达势力兴起;元老院派人去调停努米底亚事件

    115 米特拉达梯第六取得政权,扩充领土

    113 西姆布赖人与条顿人侵入诺利康[IV.(XIII)]

    112 西班牙人暴动(——98)[VI.99]

    111 朱古达反抗罗马人的战争(——105)[VIII.(下)]

    110 朱古达击败罗马军队

    107 马略第一任执政官;始募志愿军和无产者 马略败朱古达

    106 苏拉以诡计擒朱古达

    105 西姆布赖人与条顿人侵入那旁高卢和北意大利[IV.(I)2]

    104 马略第二任执政官;军事改革 第二次西西里奴隶起义(——101)

    103 马略第三任执政官 马略在那旁-高卢练兵

    102 马略第四任执政官 马略败条顿人于阿奎-绥克斯泰[IV.(I)2] 罗马人与海盗战争,安敦尼被派往西里西亚

    101 马略第五任执政官 马略败西姆布赖人于维尔塞莱 米特拉达梯与俾泰尼亚国王尼科美德瓜分巴夫拉哥尼亚并占领加拉西亚

    100 马略第六任执政官[XIII.29];保民官阿彪利阿分配高卢土地法案[29] 米特拉达梯占领卡巴多西亚

    阿彪利阿的暴动[30]

    99 反动势力赞助元老院[32——33]

    98 马略离开罗马 西班牙人暴动被镇压。狄第阿斯屠杀科林达人民[VI.100]

    96 塞勒尼国王阿彼翁遗嘱以其王国赠罗马[XII.121]

    95 米特拉达梯被罗马人逐出卡巴多西亚;罗马人使阿里俄巴赞尼斯为卡巴多西亚国王[XI.10];提格累尼斯第二为亚美尼亚国王(——56)

    93 提格累尼斯把阿里俄巴赞尼斯逐出卡巴多西亚

    92 苏拉使阿里俄巴赞尼斯复位[XII.57]

    91 保民官德鲁苏进行改革,被杀[XIII.35——36]

    意大利人起义(同盟战争,——88)[39];罗马人在阿斯库伦被屠杀

    90 同盟军战败罗马军[43] 罗马人怂恿尼科美德对米特拉达梯作战[XII.11]

    罗马给予不参加暴动的城市居民以公民权[49]

    89 攻克阿斯库伦;苏拉在南部的胜利[50——52] 第一次米特拉达梯战争(——84)[17——58]大败罗马军队[18——21]

    罗马人反对高利贷的暴动[54]

    88 意大利人起义被镇压[53] 雅典及其他希腊城市与米特拉达梯同盟[XII.28——29] 米特拉达梯努力达于小亚,屠杀罗马人和意大利人[22——23],围攻罗得斯[24——27]

    第一次内战(——86)保民官萨尔彼喜阿斯·鲁福斯以东方军事指挥权授予马略,以代苏拉[55——56]

    苏拉率军进占罗马,加强元老院的权力,削弱保民官的权力[57——60]

    马略出逃[60——62]

    87 秦那与马略攻入罗马[XIII.64——70] 苏拉围攻雅典 [XII.30——38] 米特拉达梯支援海盗[XII.63]

    屠杀苏拉党人[71——74]

    苏拉被宣布为公敌

    86 秦那与马略为执政官;马略死 (157——)[XIII.75] 雅典陷落[38] 米特拉达梯取消债务,解放奴隶,允许希腊城市自由

    喀罗尼亚之役[42——45]

    奥科美那斯之役[49——50]

    85 苏拉允许米特拉达梯媾和[54——58];恢复尼科美德与阿里俄巴赞尼斯的王位

    苏拉征收小亚人民五年捐税[61——62]

    84 新公民被分配于各部落中;秦那被杀[78]

    83 第二次内战(——73);苏拉在意大利登陆[79] 罗马将军侵略本都;

    第二次米特拉达梯战争(——81),罗马将军大败[64] 提格累尼斯侵占叙利亚和西里西亚[XI.48,69,70]

    82 苏拉战胜民主党人[84——94],宣布公敌[95——97],苏拉的反动独裁(——79)罗马军事独裁的开始[98——102] 庞培在西班牙镇压马略党人 塞多留为西班牙总督[XIII.108]

    81 塞多留被逐出西班牙 庞培在阿非利加 罗马与米特拉达梯媾和[66]

    80 塞多留领导吕息坦尼亚人反抗罗马的战争(——72)[108——113] 米特拉达梯镇压黑海北岸诸部落的暴动[67]

    79 苏拉辞去独裁官职位[103] 塞多留击败梅特拉斯·庇护[108]

    77 雷必达暴动失败[XIII.107] 雷必达党人投奔西班牙,与塞多留联合[XIII.108]

    76 塞多留败梅特拉斯和庞培[110,112]

    75 塞多留与米特拉达梯同盟[XII.68] 俾泰尼亚国王尼科美德死,以其国赠与罗马[XIII.71,111]

    74 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71)[116——120] 第三次米特拉达梯战争(——63)[XII.69——110]米特拉达梯攻入俾泰尼亚[71],围攻塞西卡斯[73] 拉基底王室的托勒密以塞勒尼赠罗马[XIII.111]

    73 琉卡拉斯进攻米特拉达梯,解塞西卡斯之围[72——76]

    72 斯巴达克大败罗马军于穆提那;败两执政官的军队,进军罗马[117] 塞多留遇害(122——)[XIII.113] 米特拉达梯逃往亚美尼亚[52]

    庞培战败柏彭那、西班牙暴动被镇压[115]

    71 克拉苏残暴地镇压斯巴达克起义军;庞培从西班牙回意大利,屠杀奴隶起义军的残余部队[118——120]

    70 庞培与克拉苏同为执政官,苏拉宪法被取消

    69 琉卡拉斯侵入亚美尼亚,占领提格累诺塞塔[84以下]

    68 米特拉达梯回本都[XII.88]

    67 元老院授庞培以非常的权力,使之进行对海盗的战争[XII.94——96] 琉卡拉斯军队里的不满情绪

    米特拉达梯战败罗马军队于西拉[89]

    66 第一次喀提林阴谋 庞培在西里西亚,破坏海盗巢穴[96]

    庞培代琉卡拉斯指挥东方战争[97]

    65 克拉苏任监察官 米特拉达梯战败,逃往亚美尼亚[99] 帕提亚和庞培订立协议,袭击亚美尼亚

    庞培进军亚美尼亚,提格累尼斯降[104——105] 庞培远征伊伯里亚和阿尔巴尼亚[XII.114]

    米特拉达梯逃至黑海北岸,联络西徐亚诸部落,计划由高卢进攻意大利[101——102;107]

    64 庞培灭叙利亚,塞留西王国亡(312——)[XI.49,70]

    63 西塞罗任执政官[XIV.2] 米特拉达梯自杀(121——)[XII.108——112] 春庞培在大马士革和耶路撒冷 [XII.114]庞培处理东方事务[114]叙利亚变为罗马行省

    保民官塞维利阿·鲁拉斯提出土地法案,失败 庞培命法那西斯为博斯波鲁斯国王(——47)[113]

    恺撒当选为最高僧侣

    第二次喀提林阴谋,罗马最后的民主远动[XIV.2——6]

    62 1月喀提林败亡[7]恺撒任大法官 罗马在俾泰尼亚与西里西亚设立行省

    12月庞培回意大利,遣散军队[XII.116]

    61 元老院不批准庞培在东方的措施[XIV.4] 恺撒任远西班牙总督[XIV.8]

    9月28日庞培举行凯旋[XII.116——117] 在日耳曼人国王阿里俄维斯塔支持下,塞奎尼人败爱杜伊人,爱杜伊人求援罗马

    60 恺撒归自西班牙[XIV.8],前三头同盟成立[9] 赫尔维提亚人向西迁徙

    59 恺撒任执政官[10]

    庞培娶朱理阿[14]

    恺撒以土地分配给多子女之人[10],免除骑士的欠款[13]

    恺撒取得高卢和伊利里亚的统治权[13]

    58 克罗狄为保民官[XIV.14] 恺撒在高卢(——50);战败赫尔维提亚人与阿里俄维斯塔[IV.(I)3] 罗马合并塞浦路斯 托勒密第十二被逐出亚历山大里亚

    西塞罗被放逐[15]

    伽图被派往塞浦路斯

    57 迈罗与克罗狄间的冲突引起骚乱 恺撒击败比尔格人和纳尔维爱人[IV.(I)4]

    9月西塞罗回罗马[15] 巴·克拉苏在诺曼底大西洋沿岸高卢人起义(——56)

    56 三头同盟呈现裂痕 恺撒征服威尼提人和阿里毛利卡人

    4月路加会议[17——18]

    伽图自塞浦路斯回罗马

    55 克拉苏与庞培第二次任执政官 日耳曼部落攸西彼人大败恺撒骑兵[IV.(XVIII)]

    恺撒渡莱茵河[IV(I).5]

    恺撒第一次侵入不列颠[IV.(I).5] 冬克拉苏往叙利亚[XIV.18]

    54 庞培仍留罗马,由其部将统治西班牙 第二次侵入不列颠高卢在北部广泛地发生暴动(——53);泰特略与科塔之战败[XIV.29,150] 叙利亚总督加宾尼阿斯使托勒密复辟[XI.51]

    9月朱理阿死[19] 夏克拉苏进攻帕提亚人[XIV.18]

    53 直到7月执政官才被选出[19];克罗狄与迈罗两党继续引起骚乱 高卢人大暴动(——51)恺撒第二次渡莱茵河,侵略日耳曼人 5月克拉苏败亡于卡里[同上]

    52 1月克罗狄被杀[XIV.21]迈罗受审[22] 高卢人大败恺撒

    6月庞培为独一执政官[23],禁止贪污法案[23——24] 恺撒围攻阿莱西亚,维新哲托里克斯被迫投降。

    51 贵族党人进行反对恺撒的活动[26],保民官库里奥支持恺撒[27] 恺撒组织高卢,秋回山南高卢 帕提亚人侵入叙利亚克娄巴特拉第七与托勒密第十三共同统治埃及

    50 元老院讨论恺撒的继任人问题[29]

    第三次内战(——49);

    11月执政官马塞拉斯下令庞培,挽救祖国[31];保民官离开罗马[33]

    恺撒渡卢比孔河,侵入意大利[35]

    49 1月庞培逃往希腊[39——40] 恺撒进攻西班牙[XIV.42] 恺撒派库里奥夺取西西里和阿非利加,库里奥败死阿非利加[XIV.44——45] 恺撒部队在伊利里亚的溃败[XIV.59] 克娄巴特拉与托勒密交战

    恺撒独裁的建立(——44)[48]

    48 恺撒第二任执政官 恺撒败于提累基阿姆[60——62] 法那西斯败多密提阿斯-喀尔文那斯于本都[XII.120] 庞培在埃及登陆,被杀(106——)[XIV.84——85]

    西利阿斯与迈罗反对恺撒,在意大利引起骚动,被杀 恺撒至埃及[89]亚历山大里亚战争[90]托勒密十三死

    6月6日恺撒大败庞培于法萨卢[71——82] 恺撒立克娄巴特拉为埃及女王

    春恺撒离开埃及

    47 恺撒第二次为独裁官(本人不在罗马),以安敦尼为骑兵长官 庞培党人在阿非利加备战[XIV.71——82] 恺撒击溃法那西斯于西拉[XII.120;XIV.91]

    7月末坎佩尼亚兵变,被镇压[XIV.92——94]

    罗马人民暴动,要求减轻债务

    10月恺撒起程赴阿非利加[95]

    46 恺撒第三次任独裁官;第三次任执政官 2月6日恺撒大败,庞培党人于塔普萨斯[97];伽图自杀[99]

    恺撒回罗马,举行四大凯旋[101];大兴土木 罗马建立新阿非利加省[XVI.53]

    夏制定国内法律,改革历法[154]

    11月起程往西班牙[103]

    45 恺撒第四次任独裁官;第四次任执政官 3月17日。恺撒败庞培党人于蒙大[XIV.104]

    44 恺撒回罗马,第五次任独裁官,第五次任执政官 绥克斯都·庞培在西班牙从事秘密活动[XVI.83] 恺撒重建迦太基[VIII.(上)136]

    反对恺撒的阴谋[111]

    2月15日恺撒公开拒绝王冠[109];计划远征帕提亚[110]

    3月15日恺撒遇刺(100——)[117]

    屋大维回罗马,与安敦尼发生争执[XV.9——21]

    人民会议任命安敦尼为山南高卢、山外高卢总督[30]

    屋大维暂时投效元老院[47]

    43 第四次内战(——42)安敦尼围攻狄·布鲁图于穆提那[49]; 喀西约与布鲁图在希腊筹集金钱与军队[XV.77——79;XVI.57——58] 喀西约进攻罗得斯[XVI.65——73];在亚细亚征收十年赋税[74]

    屋大维与两执政官(赫喜阿斯与蓬萨)前往营救,败安敦尼,两执政官战死[65,67——71]

    8月屋大维强迫元老院宣布他为执政官[88——99]

    屋大维与安敦尼和解[80——81]

    狄·布鲁图战退出逃

    11月后三头同盟成立[XVI.2,3] 狄·布鲁图在高卢被杀[XV.98]

    宣布公敌[6——51];西塞罗被杀(102——)[19——20]

    42 屋大维回意大利,没收土地[XVII.12——13] 绥克斯都·庞培占领西西里[XVI.85] 10月屋大维与安敦尼大败喀西约与布鲁图于腓力比,喀西约和布鲁图自杀[XVI.110——113;128——130]

    三巨头瓜分罗马政权[XVII.3]

    41 第五次内战(——40):屋大维围攻琉喜阿斯·安敦尼于培鲁西亚[XVII.30——44] 安敦尼在小亚,征收九年赋税,遇克娄巴特拉于塔苏斯[XVII.4——8] 冬安敦尼至亚历山大里亚[XVII.10——11]

    40 10月勃隆度辛协定:三头重新瓜分罗马政权[64,65] 绥克斯都·庞培截断罗马海上粮运[XVII.63] 帕提亚人侵入叙利亚、巴勒斯坦及小亚

    罗马饥荒,人民要求与绥克斯都·庞培议和[67,68]

    39 春安敦尼、屋大维与绥克斯都·庞培订立协定[69——73] 罗马人战胜帕提亚人,帕提亚人退到幼发拉底河以东

    38 第六次内战(——36):绥克斯都·庞培大败屋大维海军于麦散那海峡[81——87]

    37 春屋大维与安敦尼订立他林敦协定[93,94]

    36 屋大维被授予终身保民官之职[132] 8月屋大维再发动对庞培的进攻,败绩[97——99;110——115] 安敦尼远征帕提亚,失败[XVII.133]

    9月庞培败于瑙罗卡斯[118——121],逃出西西里[122]

    雷必达企图占领西西里,被夺去兵权[123——126]

    屋大维军队兵变,要求土地与金钱[128,129]

    35 屋大维侵略爱阿彼得人[X.16——24] 绥·庞培逃至小亚[XVII.133],被安敦尼部将泰提阿斯打败后,被杀[143,144]

    34 屋大维侵略达尔马西亚[25——28] 安敦尼侵入亚美尼亚

    33 屋大维第二次任执政官 菩卡斯死(50——),毛利泰尼亚并入罗马 安敦尼和克娄巴特拉在以弗所度冬

    32 屋大维政变:向克娄巴特拉宣战 安敦尼和克娄巴特拉在雅典度冬

    31 屋大维连任执政官(——23) 第七次内战(——30):阿格里巴袭击麦托那

    30 屋大维第四次任执政官 屋大维在伊壁鲁斯登陆;9月2日败安敦尼于亚克兴。 屋大维由叙利亚至埃及;安敦尼(82——)与克娄巴特拉(51——)自杀;罗马改埃及为行省